消費新內涵 北京正式獲批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5個城市列入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北京融入新發展格局“五子”的重要方面,已被納入北京“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任務。多維度發展首店經濟、推動傳統商圈轉型升級、深挖首都文化富礦為消費添亮色、搶占沉浸式應用場景新風口……瞄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立足本地優勢,北京頻出實招。
消費新內涵
國際是方向、消費是核心、中心是關鍵
何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按中央部署,明確了“國際”是方向、“消費”是核心、“中心”是關鍵。在今年初頒布的《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為單獨章節加以部署,其中明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以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以改善民生為導向,以新時尚、新業態模式為引領,推動消費向體驗化、品質化和數字化提檔升級”。這也為未來五年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的平衡給出了答案,即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據市商務局介紹,北京將瞄定“國際”方向,聚焦“消費”核心,把握“中心”關鍵,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國內消費與國際消費統籌發展,堅持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協同促進,堅持消費供給與消費需求兩端發力,堅持品質提升與規模發展并舉,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培育建設,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時尚的購物之城,薈萃全球風味的美食之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引領創新生態的數字消費和新型消費標桿城市,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體育、教育、醫療、會展系列“城市名片”。
消費新政策
“真金白銀”獎首店
據介紹,北京作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理應走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前列。因此,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就是要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深挖消費潛力,打造世界級消費地標。
“世界級消費地標”與首店經濟緊密相連。據市商務局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北京就吸引了434家首店、旗艦店落地,超出去年全年首店入駐數量近250家。近期,市商務局又出臺《關于2021年度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項目申報指南的補充通知》,真金白銀獎“首店”。有4點變化最搶眼:第一,對2020年1月1日以后在京新設的首店、旗艦店的租金和裝修費用,按最高50%、不超過500萬元金額給予支持。第二,對成功引進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示范效應的首店、旗艦店并簽訂2年以上入駐協議的企業,按照每新增引進一個示范首店、旗艦店最高給予10萬元的標準,給予資金支持。第三,優先對服裝鞋帽類首店、旗艦店的品牌方和引進方給予資金支持。第四,對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業綜合體、商業運營機構,2021年1月1日以后在京開展的大型新品發布活動的場租、搭建總費用的50%、最高給予100萬元給予支持。
為了打造世界級消費地標,本市還明確提出,將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作為國際消費橋頭堡:積極拓展國際航權航線儲備,抓緊免稅城、綜合體驗店布局;離境退稅商店設到重點商圈、景區,擴大“即買即退”試點范圍;加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海外倉、保稅倉建設;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完善重點景區和商圈支付、語種、應急等便利化功能等。
消費新引擎
創造沉浸式應用場景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要把握新風口——創造沉浸式應用場景。據介紹,在新的市場發展形勢下,商業形態、功能、模式正在重構,消費不僅限于購物,消費環境中所附加的科技、藝術、時尚、社交等延伸體驗,正成為吸引人們重回商業綜合體的重要因素。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正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場景,集聚高端消費資源和沉浸式體驗場景的商業綜合體正在大量涌現,傳統零售的經營模式正被重新定義。中糧祥云小鎮飛行家體驗館,獨一無二的風洞體驗讓人仿若翱翔太空,科技感十足的航空運動項目受熱捧;在SKP-S,“時光隧道”里的未來暢想,“火星博物館”里的太空艙,未來農場里的仿生機械綿羊……沉浸式體驗包含著科技感,吸引人們紛紛前來打卡;北京古人游玩圖、話劇名段、京劇戲服、VR、非遺、活體表情包一一從盲盒里“蹦出”,一邊拆盲盒,一邊穿梭于各種情景式體驗,今年5月在王府井東方廣場亮相的“故宮以東 城市盲盒”玩起了跨界,讓京味兒文化有了新表達……
此外,北京數字經濟新引擎加速培育,已創造出200余個應用場景。譬如,今年五一期間,無人駕駛的小巴士和出租車在首鋼園對公眾開放,市民“掃碼”就能玩轉首鋼園;在王府井的apm、工美大廈、銀泰in88,不少店鋪擺上了數字人民幣專用收銀機具,市民只需對準碼牌輕輕一掃就能完成付款,數字人民幣的落地讓消費這一場景也搭上了數字化的快車道。
消費新附加值
讓消費插上文化翅膀
據介紹,北京作為千年古都,文化底蘊深厚,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必須緊密結合全國文化中心的戰略定位,讓消費插上文化的翅膀,帶上“文化+”的濃厚色彩。
北京在做好“文化+”這篇文章里,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北京將構建王府井、隆福寺、故宮文化金三角;依托三條文化帶、中軸線申遺等打造一批重磅文旅產品;環球主題公園要“開門紅”,形成消費熱點;結合城市更新打造新首鋼、天寧一號等文體新地標;支持博物館、圖書館、劇院、實體書店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共建“博物館之城”“書香京城”;用好國家大劇院、人藝等資源,推出更多文藝精品;辦好北京國際電影節、國際時裝周、國際設計周等文化節會,打造品牌活動首選地。記者 蔣若靜 李佳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