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于9月9日在北京召開“新型實體企業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會專家指出,我國正進入新發展階段,新型實體企業的出現與快速發展是大勢所趨。中國經濟已經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高速增長階段跨入依靠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但是創新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器”與“定海針”。
會議提出,在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實體企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和新趨勢:一方面,傳統實體企業亟需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同時具備互聯網和實體企業基因的新型實體企業正在蓬勃成長。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新型實體企業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集中體現與典型代表。“新型實體企業可以依托數字經濟起家,也可以是傳統企業轉型而來,但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通過技術創新,獲得了不可替代的、獨特的數字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整個供應鏈效率,并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智慧化發展。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我國已經涌現了一批新型實體企業,比如華為、小米、京東、中興、京東方等。”趙萍說。
趙萍還指出,新型實體企業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新型實體企業具有高科技屬性,數字能力是其核心競爭力,為了保持科技創新的速度與效率,長期維持高額的技術研發投入;第二,新型實體企業不拘泥于線上業態或者線下業態,而是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并孕育出新的業態,比如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店面等基礎設施;第三,新型實體企業因其具有獨特的數字能力而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并通過開放的服務系統,形成覆蓋整個行業的智慧供應鏈。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新型實體企業自身應具備較強數字化運營能力,可以在運營中不斷累積數據要素,并依托數據要素持續改善業務運營水平。在此基礎上,新型實體企業依托數據驅動實現開放性服務,以實現供應鏈效率的提升。
會議提出,新型實體企業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新型實體企業本身就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實體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二是新型實體企業依靠其強大的數字賦能能力幫助傳統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為實體經濟的高效運轉、創新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會議認為,新型實體企業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促進傳統實體企業降本增效,實現轉型升級?;趯溔h節的高效協調與管控,新型實體企業通過開放服務系統推動更多傳統實體企業轉型升級和拓展新領域,提高了供應鏈的反應速度、降低了企業整體成本。比如京東圍繞研、產、供、銷、服的全鏈條為北汽集團提供數智化供應鏈服務,為北汽開發的藍谷云上線運營后,降低了北汽50%的服務器成本。
第二,推動實體經濟價值形成方式以創新為主。新型實體企業更注重自身科技創新的速度與實踐應用,通過產業融合、線上線下融合與要素協同,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分解、重構和功能升級,引發產業功能、形態、組織方式以及商業模式的變革。
安永(中國)大中華區科技、媒體與電信業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張偉雄表示,新型實體企業要從科技的維度思考發展問題,讓硬科技成為核心驅動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由投資拉動轉向創新驅動。
第三,促進實體經濟生產和治理方式向數字化轉型。新型實體企業多以數字技術作為自身的核心能力之一,并充分發揮其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主任陳進表示,新型實體企業加速了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的發展。新型實體企業除了不斷地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提高數字化應用,還盡可能擴大技術外溢效應,促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比如智慧農場、柔性制造、個性定制、眾包設計、智慧物流等新模式與新業態。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認為,新型實體企業基于大數據應用所帶動的數字化轉型,也有助于實現未來金融服務的最高標準,即數字加普惠。
與會專家指出,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型實體企業以數字技術和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根植于實體經濟、成長于實體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顯示了新型實體企業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