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譽開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和譽開曼”)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為聯席保薦人。 IPO日報發現,和譽開曼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且未能實現盈利。而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登陸港股市場。 仍未盈利 申報稿顯示,和譽開曼的注冊地在開曼群島,但公司的總辦事處位于中國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哈雷路。公司主要從事小分子腫瘤精準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 2019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和譽開曼沒有主營業務收入,只有其他收入及收益,金額分別為1270.5萬元、1883.1萬元、198萬元。這部分收入主要是主要包括銀行利息收入、政府補貼、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投資收入及匯兌收益。 同期,和譽開曼的研發開支分別為8145.7萬元、1.33億元、3810.9萬元。 另外,和譽開曼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之公允價值虧損分別為4274.6萬元、5.71億元、7870萬元。和譽開曼在申報稿中表示,這部分虧損主要是公司估值大幅增加所致。 在此背景下,和譽開曼同期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5億元、-6.5億元、-1.28億元。 (財務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研發方面,和譽開曼的研發團隊共9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超過30%,且碩士以上學位的超過80%。申報稿顯示,和譽開曼目前管線共有14個項目,均為腫瘤學,且其中4個項目處于臨床階段。 據了解,生物科技公司產品所處階段分為:臨床研究前、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期臨床、II期臨床、關鍵性/III期臨床、NDA(新藥上市申請)。 比如,和譽開曼已啟動ABSK011的Ib期臨床試驗,以評估ABSK011于治療FGF19過表達晚期肝細胞癌患者時的安全性及效力。公司也計劃于2021年下半年就ABSK011聯合抗PD-L1抗體阿特朱單抗治療FGF19過表達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II期研究提交監管申請。 29家公司帶“B” 和譽開曼赴港上市,則是一眾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是港股2018年的一大重大變革。同時,為了向投資者提示風險,對于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港交所的股份簡稱命名守則里,要求上市公司在其股票簡稱后添加特別的標記“B”。 同花順顯示,截至2021年6月18日,港股帶“B”的公司共有29家,分別是歌禮制藥-B、華領醫藥-B、基石藥業-B、康希諾生物-B、邁博藥業-B、亞盛醫藥-B、東曜藥業-B、中國抗體-B、啟明醫療-B、康寧杰瑞制藥-B、諾誠健華-B、康方生物-B、沛嘉醫療-B、開拓藥業-B、歐康維視生物-B、永泰生物-B、再鼎醫藥-SB、嘉和生物-B、云頂新耀-B、藥明巨諾-B、榮昌生物-B、德琪醫藥-B、和鉑醫藥-B、加科思-B、心通醫療-B、貝康醫療-B、諾輝健康-B、兆科眼科-B、科濟藥業-B。 從上市日期來看,2018年上市的有2家,2019年有8家,2020年有14家,2021年以來有5家。 市值方面,截至6月18日,29家公司總市值為7437.0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6174.97億元,相較發行價的平均漲幅為99.98%。其中,康希諾生物-B的收盤價為357港元/股,相較22港元/股的發行價增長了1522.73%。但也公司股價下跌,比如歌禮制藥-B的收盤價為3.28港元/股,相較14港元/股的發行價下跌了76.57%。 (行情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同花順數據) 4家公司去“B” 需要指出的是,這類公司股票簡稱中的標記“B”是可以去掉的。截至2021年6月18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復宏漢霖等4家公司均已去掉標記“B”。 這4家公司去掉標記“B”的理由,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符合其他的上市標準。 比如,復宏漢霖4月20日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截至4月16日的總市值為217億港元,遠高于上市規則第8.05(3)條規定的40億港元。且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高于上市規則第8.05(3)條規定的5億港元。因此,本公司證明其能夠符合上市規則第8.05條的規定,所以向港交所申請公司股份簡稱不再加上標記“B”。 復宏漢霖選擇的是“市值╱收益測試”的上市標準,其他還有“盈利測試”、“市值╱收益╱現金流量測試”等上市標準。 其中,“盈利測試”的上市標準包括,扣除日常業務以外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或虧損后,最近一年歸母凈利潤高于2000萬港元,及且前兩年累計的歸母凈利潤不得低于3000萬港元。 “市值╱收益╱現金流量測試”的上市標準則包括,市值最少為20億港元、營業收入最少為5億港元、擬上市業務近三年的現金流入至少為1億港元。 |
據上交所消息,長城嘉信-青島卓越世紀中心1-1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上交所受...
老大不用了,可以留給老二、老三用 的想法讓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專業母嬰家電...
近日,和譽開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和譽開曼)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摩根...
近日,記者走訪梅州大小幾處農貿市場、商超后發現,豬肉的價格較之半年前高...
隨著夏收在全國多個地區已經結束,夏糧收購目前已自南向北全面展開。今年主...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第三周,全國生豬價格為每公斤15 13元,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