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嘗惡果 賣房保殼非久計
2021-10-14 15:47: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虛假宣傳落神壇 企業還需講真話
莎普愛思發布2018年業績報告和2019年一季度報告,兩期營收、凈利均下滑,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虧損1.26億元,同比減少186.42%,這也成為莎普愛思上市五年來的首次虧損。資料顯示,莎普愛思是一家以生產、研發和銷售化學制劑藥和中成藥為主要業務的醫藥制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莎普愛思滴眼液、大輸液和頭孢克肟等。2017年12月,自媒體“丁香醫生”在《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一文中稱,莎普愛思宣傳其滴眼液能預防和治療白內障的說法為無稽之談。受此影響,莎普愛思股價連續下跌9個交易日,其中兩天出現跌停。“神藥”風波后,莎普愛思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的廣告停播等整改,但依舊挽救不了滴眼液銷量及上市公司業績。
目前我國對于醫療器械、藥品等廣告宣傳的規定非常嚴苛,如果存在虛假陳述夸大治療效果,或有誤導公眾的宣傳,一經查實,工商和食藥監均有權進行處罰,甚至要求暫停銷售。但總有企業為了暴利鋌而走險。筆者呼吁,來自監管層的處罰應該更嚴厲些,否則違法違規企業不會長記性。消費者則需要提高鑒別能力和拒絕能力,不要總相信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更不要執著于“吃嘛補嘛”的“保健食品”。作為投資者,對上市企業的信息披露、廣告宣傳、公關活動等,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車企更需有規?!∽叱隼Ь畴y度大
*ST海馬披露的2019年4月份產品產銷數據快報顯示,汽車銷售量2650輛,同比減少34.95%。前4個月,*ST海馬累計汽車銷售量7742輛,同比減少72.2%。根據年報,*ST海馬2018年營業收入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7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海馬汽車2018年的虧損不失為一次“戰略性虧損”。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7年全年銷量為14.04萬輛,同比下滑35.13%;2018年全年銷量為6.76萬輛,同比下滑51.8%。2017年、2018年兩年共虧26.31億元,一口“吞掉”2003年來累計的凈利潤23.23億元。當前,*ST海馬擬出售部分閑置房產,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ST海馬表示,公司擬通過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并公開出售位于上海市的36套閑置房產(總面積4339.5平方米)和位于海南省??谑械?1套閑置房產(總面積6280.6平方米)。
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這家公司頹勢尚未止住,為了改善報表,不得不出手多處房產。對于出售資產度過保殼難關,作為戰略無可厚非,但是企業的長遠發展,絕不能停留在拆東墻補西墻的被動之中。從產業特點看,汽車產業是特別需要規模效益的。企業靠著不大的規模、不強的市場地位和不具優勢的研發能力,是否能夠真正走出困境,在多家大企業占據優勢的汽車市場打出一片天地,還需要更寬視野和更高角度的思考。
技術進步不可擋 順之昌盛逆之亡
一季度,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實現凈利333.31億元,平均日賺約3.7億元,相較去年平均日賺4.09億元的水平,每日少賺3900萬元。從業績上看,中國移動首季營收達到1850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7億元,收入超過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總和,凈利潤為中國聯通的6.4倍、中國電信的4倍,延續了行業龍頭一貫的強勢表現。不過,在歸母凈利潤方面,曾經的“吸金王”中國移動則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負增長,同比下滑8.3%,也是三大巨頭中唯一出現凈利下降的。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在第一季度皆出現業績負增長的局面。
三大運營商在中國電信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也曾經在價格方面飽受非議。企業講究成本效益,保持高價是最為簡單易行之路。但許多時候,因為技術進步不得不選擇降價。比如,座機電話很難再有大量的客戶增長,因為手機普及了;比如,微信上線后,短信業務急劇下挫;再比如,WIFI橫空出世,長途電話、甚至國際長途電話,都變得物不美價不廉??傊?,在技術進步的大趨勢前,企業應該順乎潮流,主動融入先進技術,適應市場,求得更好發展。
九成企業能盈利 結構調整任務重
上交所近日發布滬市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稱,滬市公司總體業績延續增長態勢,同時,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報告稱,2018年滬市公司迎難而上,經營業績和經營質量整體表現良好。主要呈現的七個方面表現中,第一是業績穩定增長,發揮國民經濟中堅作用。2018年,滬市公司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3.50萬億元,同比增長11%,占同期GDP比重約30%;共實現凈利潤2.80萬億元,同比增長4%。在總體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已經較大的基礎上,增速較上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傮w上看,滬市公司以占全國注冊企業不到萬分之一的數量,實現全國GDP約三分之一的營收。
上交所上市的企業,具有市值規模大、營業額和經營業績佳的特點,是國民經濟的主要動力源。上述報告中講到的七大成就中包括業績穩定增長、滬市九成公司盈利且多數專注主業、非金融實體經濟增速已超金融行業企業、上中游行業相較下游行業增幅更大、研發投入大幅增長、現金分紅再創新高、并購重組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取得新成效。但主要業績(如凈利潤增幅僅為4%)的增速下滑,需要引起重視。另一方面,上下游行業之間的增幅變化,反映了產業結構調整尚不到位。一般而言,加工程度越深,產值越大、利潤越高,反之則較低。但是,報告指出上游中游行業中石油行業、有色行業、鋼鐵行業等實現凈利潤增長較高;而下游行業業績下滑較快,如醫藥、汽車、家電等行業實現凈利潤都出現下滑。這些變化并非企業微觀層面所能決定,需要主管部門在更高層面規劃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