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壓通道、控地產”等強監管政策的持續加碼,我國信托發行持續“遇冷”。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8月份我國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2073只1568.3億元的集合信托產品,相較于去年同期的2415只2358.2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上下滑了14.2%,而在融資金額上則銳減了33.5%。這也是繼今年7月份環比下降后的再次“縮水”。
受企業開工融資需求等影響,今年6月份,我國信托行業共發行3300只2128.2億元的集合信托的產品,較5月份的2896只2099.3億元,有了明顯回暖。不過,這一趨勢在7月份“戛然而止”,到8月份更是持續下滑。具體來看,7至8月份,發行只數為3266只和2073只,而發行額度上則變為2108.7億元和1568.3億元。
“上周(8月23至8月29)集合信托發行市場遇冷,發行規模有較大幅度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上周共40家信托公司發行集合信托產品318款,環比增加3.25%;發行規模325.45億元,環比減少18.29%。”北京某信托業市場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8月信托發行滑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房企信托融資渠道的不斷降溫。用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整個8月份,全行業共發行416只499.5億元房地產信托產品,較7月份的617.5億元的規模,“縮水”近2成。而事實上,這一趨勢早有端倪。今年以來,全行業房地產信托產品共發行4129只,規??傆?835.4億元,而去年同期則是4632只,6235.8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上下降10.9%,在融資額度上也大降22.5%。
對于房地產信托發行只數和發行額度“雙降”的現狀,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在監管層56號文打假“投資類”信托后,以房地產為主要資金投向的融資類信托繼續受到抑制。目前最為顯著的就是投資永續債形式的房地產信托產品大幅下滑。對此,中國信登指出,新成立融資類信托產品規模的下降,體現了行業積極遵行監管要求,持續“壓通道、控地產”的監管政策執行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近期信托整體發行疲軟,但標品信托產品卻逆市“走紅”。以8月第二周(8月9日至8月15日)為例,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顯示,該周標品信托發行91款,環比減少4.21%;發行規模103.64億元,環比增加29.51%。“可以看到,該周標品信托發行規模大幅增長,但產品數量方面未出現顯著增加。”喻智分析稱,其中,投向股票市場的權益類產品規模增長最為顯著。
另外,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作為信托公司向主動管理轉型的重要領域,2020年二季度以來,投資類信托快速發展,規模迅速接近事務管理類信托。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投資類信托規模增至7.64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5.33%,環比增長8.96%;投資類信托占比升至37.00%,同比上升12.3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2.61個百分點。
對此,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表示,標準化是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能夠使金融資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配置,進而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缎磐泄举Y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非標資產的投資比例做了明確限制。在政策的引導下,預計證券市場信托的規模和占比將持續提升。“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結束,信托業轉型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不符合監管要求的通道業務持續壓縮,非標投資明顯減少,資金投向不斷優化,標準化投資快速發展,主動管理能力逐步加強。”翟立宏稱。
“對于信托行業來說,標品業務存在較大的市場機會和業務機會,不過會與券商、基金、銀行等行業進行直接競爭,必將面對巨大的挑戰和競爭壓力。”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認為,為區別于券商和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信托公司應在標品業務市場中發揮自身的特點、找出自己的專屬領地。信托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彌補在投研團隊、信息化系統建設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