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的結束,“第四批集中供地”已經迫在眉睫了,根據最新的“網傳消息”,北京2022年最后一批集中供地又拿出了“27宗”。
最重要的是,根據目前的“部分用地指導價”來看,北京部分板塊的房價又要上漲了。
根據“網傳版的第四批集中供地”信息看,27宗地中有兩個板塊尤其值得關注:一個是“朝陽的平房鄉板塊”,另外一個是“豐臺的槐新板塊”。
這兩個板塊有兩個共同的特征:
第一個“共同的特征”是位置都在北京五環邊上,其中“朝陽平房鄉-常營”的位置已經在東五環外了,“豐臺槐新-新宮”則在南四環和南五環之間。
第二個“共同特征”是市場指導價都有了明顯提升,均實現了“8萬+”的房價水平,確實有點嚇人。
最關鍵的是,這是在北五環、西五環陸續突破“8萬+”房價之后,東五環和南五環也即將突破“8萬”房價的基本趨勢。
很顯然,北京“五環”要“全面爆發”了。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未來北京五環邊的“房價”極有可能都要突破“8萬+”的房價水平了。
一說到這里,很多人自然就會想到:如果北京五環的房價都要“突破8萬+”,那么未來北京四環里的房價“那不是要突破10萬+”了,甚至可能都要達到“15萬+”了?
這種思維仍然停留在北京傳統的“房價環線”邏輯中:二環比三環貴,三環比四環貴,四環自然就一定比五環貴。
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北京的房價早就已經打破了“環線邏輯”,而進入了新的“房價邏輯”,北京新的房價邏輯中,“產業和品質”占了更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產品品質”,在北京的房價上漲邏輯中,分量越來越大。
自從2020年以來,北京部分“品質次新板塊”的房價出現了連續性的暴漲行情:從“朝陽的新北苑板塊”到“朝青板塊”,再到“石景山的魯谷板塊”。
房價可以說是連續突破“8萬+”,甚至是“9萬+”和“10萬+”,房價漲的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完全打破了“舊的環線房價邏輯”。
而這些板塊無一不是“五環邊,甚至是五環外”的板塊,但品質次新項目相對集中,配套發展成熟,從而迎來房價的“一輪又一輪暴漲”。
當然這些板塊還要另外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強產業的輻射區”:望京輻射下的“新北苑板塊”,“金融街”輻射下的“魯谷板塊”,“國貿CBD”輻射下的“朝青板塊”。
所以如果未來在北京買房,還死守在“環線邏輯”,那你將錯過一輪又一輪的“房價上漲紅利”。
那么,為什么北京五環邊的“次新成熟板塊”的房價在這幾年會出現“明顯的房價上漲行情”呢?
原因就在于北京確定了“老城不再拆”的城市發展原則。
隨著北京城市中心區的“老房子”不再拆遷,尤其是四環內的房子不再實施“大拆大建”之后,老破小的房子比例越來越高。
根據我們從綠中介上看到的數據:北京東西城的“二手房存量”大概有8000套左右,但是20年房齡以上的二手房就占了接近6000套。
這就說明北京老城區二手房存量中,“老破小”至少占了75%以上。
這個比例,我們估計在北京四環內,應該在60%以上。
這些“老破小”一旦失去了“拆遷”的機會,就意味著會“越來越破”,而且將長期霸占北京老城區的土地資源。
必將迫使北京大量的改善需求,從而“外遷”北京五環外。
而這些大量的“外遷改善需求”,首選的板塊就是“次新品質房集中”,“配套相對成熟”,“軌道交通方便”,“距離工作地不遠”的板塊。
從而推動了“新北苑”,“朝青”和“魯谷”等五環“次新成熟板塊”的快速爆發。
“老城不再拆”,意味著北京改善人群“重回四環內”,已經基本失去了機會,未來只有不斷的,持續的,向五環外“疏解”。
北京五環邊和五環外的“品質次新和新房”板塊,只要生活配套能夠發展快速建設和成熟起來,房價必將持續上漲。
比如我們比較看好的“常營板塊”,“新宮板塊”,“長陽板塊”等次新品質板塊,未來的房價有望持續攀升。
而對于“五環外新房板塊”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培育,但假以時日房價也會持續上升,比如“海淀永豐板塊”,“亦莊臺湖板塊”,“昌平南的生命科學園”板塊等,產品+配套+品質,只要到位,房價還會持續上升。
綜上所述,隨著北京確定“老城不再拆”的發展原則后,北京中心地區的“老破小”占比越來越高,北京大量的“改善需求”已經很難在中心城區“買到合適的房子了”。
從而迫使北京大量的“改善需求”不得不持續“疏解外遷”。
結果就是推動了北京五環房價的“全面爆發”。
這是北京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北京“房價環線邏輯”依然全面崩塌,哪里產業發展最好,哪里配套成熟度最快,哪里房子的品質最強。
北京未來的房價就在哪里!
關鍵詞: 北京五環房價 北京南五環房價 北京東五環房價 北京五環房價突破八萬